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协会高级顾问杨富强说,中国的碳排放量很有可能将在2025年提前停止增加。
加州大学公共健康学院的杰瑞马丁教授解释,越来越多研究证明,即使臭氧浓度比较低,如果人体长时间暴露(6-8小时)的话,产生的危害同样严重。美国南加州的科学家曾经对3535名10到16岁的孩子做过5年的追踪调查,发现在臭氧浓度高的地区(年平均浓度介于112至138g/m3),经常玩三四种运动的孩子,哮喘发病率比不做运动的孩子高出一倍。
臭氧前体物是流动性很强的物质,一个地区产生的氮氧化合物可能本地人感觉不到,反而飘到其他地方形成臭氧。王跃思还建议实行区域大面积综合治理。现代的大型客机都配备了除臭氧系统,但还是无法把它们赶尽杀绝。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说。臭氧几乎能与任何生物组织反应,对呼吸道的破坏性很强。
各地要把不同地方的臭氧形成机制搞清楚,通过监测摸清楚臭氧前体物的具体比例、排放源的位置,这样才能对症下药。与其说臭氧污染,不如称之光化学污染。从水处理设施无法正常运行、员工工资难以保障,到中水利用工程和再生水工程先后投产PPP模式为平定污水处理厂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通过采取建设运营转让在污水处理厂工艺末端建立中水处理工程,通过中水销售取得的资金来弥补部分污水处理经费的缺口。该项目是平定污水处理厂借助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(PPP)模式托管运营后实施的第三个项目。2008年至2014年,中玮公司先后投资3001.8万元,建成了中水、再生水项目,七年间累计处理污水4162万吨,利用中水136.6万吨,每年均超额完成了环保部门下达的减排任务,多次被评为污染减排模范单位。今年中玮公司计划投资2226.27万元,实施水质提标升级改造项目。
平定污水处理厂在采取PPP模式运营后,中玮公司全盘接收企业在册职工,并按照合作协议全面参与企业运营,彻底改变了原先运行状况。对于地方政府来说,一些公益项目一直想做,但是却苦于财力不足搁浅。
近日,太原理工大学、华北市政设计院等院所专家组成的评估组来到平定县污水处理厂,对该厂的水质提标升级改造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估。阳泉市发改委主任杨全生表示,通过PPP模式,既可有效解决财政资金不足的问题,又拓宽了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,取得了政府、社会资本和公共服务三赢的效果从2014年的数据来看,全国共发生4起涉重金属突发环境事件,比2011年有明显下降。与此同时,对重点区域污染综合整治、严格考核落实地方政府责任、强化执法监管遏制重金属污染高发、以及完善相关法规标准方面,环保等部门也采取了系列措施。
8月29日上午,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回应全国人大常委会就《水污染防治法》执法检查报告的专题询问中坦言:目前规划环评意见难以形成刚性约束,没有追责机制,规划环评中未评先批的现象比较普遍。2014年重金属污染排放的总量也在趋好,全国铅、汞、铬、镉和砷五种重金属排放量比2007年下降了20.8%。陈吉宁表示,接下来,环保部门将继续推进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,着重加强涉重金属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的全过程管理,评估生命周期,建立全防全控的管理体系。重金属污染重点监控的重金属企业排放达标率为77.2%,不乐观我曾在2012年人代会提交《关于防治重金属污染确保饮水安全的建议》,收到过一份几个部委联办的措词谨慎的回复,后来就没有后来了。
可以毫不夸张的说,重金属污染已对我国饮水安全构成巨大危险。陈吉宁表示,接下来,环保部门也将推动修订水污染防治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,加大对未批先建等建设项目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,强化规划环评的法律地位和刚性约束,明确法律责任,健全追责机制。
目前,一是部分省份重金属污染排放量的增幅过快,规划中设定的部分重点项目进展较滞后。陈吉宁同时坦言,重金属污染防治中也面临诸多问题。
结构调整,环保只是一个手段和目的,很多地方对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还有一些担心,比如对GDP、税收等的短期影响,积极性不是很高、调整手段也不多。比如全国有111个煤碳矿区的总体规划中,大概有45%的规划环评滞后于规划审批,规划环评成果往往也被选择性落实。此外,由于项目环评的法律处罚过轻,执行起来也相当的困难,一些地方对项目建设把关不严,降低了企业的入园门槛,未批先建、批建不符等违规现象比较普遍。全国两次重金属污染调查普查情况也显示,重金属污染达标情况现在基本保持稳定。今天上午,全国人大常委会就《水污染防治法》执法检查报告进行专题询问,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王明雯现场发问:时隔几年,这项工作开展情况如何?王明雯说,在2005年到2013年8年期间媒体公开报道的18起重大水污染事件中,有4起引起了人员中毒,9起影响到上百万人的饮水,这些事故绝大多数为重金属污染。记者了解到,规划环评是在项目规划阶段,对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情况做出评估,未评先批意味着环评成为一纸空文。
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刘德培指出水污染防治重末端治理、轻源头预防问题比较突出、询问如何落实预防为主时,陈吉宁做出上述回应。水污染很多地方担心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会影响GDP、税收陈吉宁说,预防水污染,对地方经济、产业结构调整难以深入。
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回应询问表示,目前,我国对重金属行业执行严格的行业准入,此前4年,全国共淘汰4000多家涉重金属企业,淘汰铜冶炼204万吨,铅冶炼296万吨,锌冶炼85万吨,行业集中度和技术水平有明显提高。上半年开展了全国环保大检查,发现有3万多家企业存在着建设项目违法的问题。
他坦言,目前规划环评意见难以形成刚性约束,也没有追责机制,规划环评中未评先批的现象比较普遍。此外,涉重金属企业的环境管理也尚未到位,2014年监测显示,重点监控的重金属企业排放达标率为77.2%,情况不容乐观
他坦言,目前规划环评意见难以形成刚性约束,也没有追责机制,规划环评中未评先批的现象比较普遍。陈吉宁同时坦言,重金属污染防治中也面临诸多问题。8月29日上午,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回应全国人大常委会就《水污染防治法》执法检查报告的专题询问中坦言:目前规划环评意见难以形成刚性约束,没有追责机制,规划环评中未评先批的现象比较普遍。重金属污染重点监控的重金属企业排放达标率为77.2%,不乐观我曾在2012年人代会提交《关于防治重金属污染确保饮水安全的建议》,收到过一份几个部委联办的措词谨慎的回复,后来就没有后来了。
此外,由于项目环评的法律处罚过轻,执行起来也相当的困难,一些地方对项目建设把关不严,降低了企业的入园门槛,未批先建、批建不符等违规现象比较普遍。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回应询问表示,目前,我国对重金属行业执行严格的行业准入,此前4年,全国共淘汰4000多家涉重金属企业,淘汰铜冶炼204万吨,铅冶炼296万吨,锌冶炼85万吨,行业集中度和技术水平有明显提高。
陈吉宁表示,接下来,环保部门将继续推进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,着重加强涉重金属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的全过程管理,评估生命周期,建立全防全控的管理体系。可以毫不夸张的说,重金属污染已对我国饮水安全构成巨大危险。
陈吉宁表示,接下来,环保部门也将推动修订水污染防治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,加大对未批先建等建设项目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,强化规划环评的法律地位和刚性约束,明确法律责任,健全追责机制。上半年开展了全国环保大检查,发现有3万多家企业存在着建设项目违法的问题。
比如全国有111个煤碳矿区的总体规划中,大概有45%的规划环评滞后于规划审批,规划环评成果往往也被选择性落实。全国两次重金属污染调查普查情况也显示,重金属污染达标情况现在基本保持稳定。此外,涉重金属企业的环境管理也尚未到位,2014年监测显示,重点监控的重金属企业排放达标率为77.2%,情况不容乐观。记者了解到,规划环评是在项目规划阶段,对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情况做出评估,未评先批意味着环评成为一纸空文。
2014年重金属污染排放的总量也在趋好,全国铅、汞、铬、镉和砷五种重金属排放量比2007年下降了20.8%。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刘德培指出水污染防治重末端治理、轻源头预防问题比较突出、询问如何落实预防为主时,陈吉宁做出上述回应。
结构调整,环保只是一个手段和目的,很多地方对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还有一些担心,比如对GDP、税收等的短期影响,积极性不是很高、调整手段也不多。从2014年的数据来看,全国共发生4起涉重金属突发环境事件,比2011年有明显下降。
今天上午,全国人大常委会就《水污染防治法》执法检查报告进行专题询问,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王明雯现场发问:时隔几年,这项工作开展情况如何?王明雯说,在2005年到2013年8年期间媒体公开报道的18起重大水污染事件中,有4起引起了人员中毒,9起影响到上百万人的饮水,这些事故绝大多数为重金属污染。水污染很多地方担心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会影响GDP、税收陈吉宁说,预防水污染,对地方经济、产业结构调整难以深入。